我国土地规划节约利用问题探究之土地集约节约问题探究

3995
    


来源:
Licence:
联系:
分类:
平台:
环境:
大小:
更新:
标签:
联系方式 :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限免产品服务请联系qq:1585269081

下载APP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下载 ×

下载APP,资源永久免费


如果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联系站长,联系方式在下方。

免费下载 ×

下载论文助手APP,资源永久免费

免费获取

如果你已经登录仍然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点击刷新】本页面或者联系站长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保护土地、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需要新增大量建设土地,而人多地少的国情却不允许过多占用耕地,因此必须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来保障发展。

随着现实中问题的普遍存在和越来越尖锐的供需矛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对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土地粗放问题普遍。一些地方为单纯追求GDP,盲目招商引资,为了使项目尽快“落地”,不惜以违法违规为代价,闯红线、碰高压线。将土地出让作为解决地方财政缺口的资金来源,想方设法超规模出让土地,有关部门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认识不足,致使政府出台的很多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文件不能有效的实行和落实。由于我国目前用地指标是通过分配或申请获得的,出于很多原因全国各地都在争取用地指标。争取来了之后又要争取把指标用完,以便下次申请更多的指标。这种局面一定程度上是全国出现大量闲置、空闲和批而未用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不少省还认为用地指标不够。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建设用地规模模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镇规划范围内存在大量闲置和批而未供的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买房买车,开始了“钟摆式”的生活,即白天工作在城市,晚上居住在郊区。由此也就引发了城市向郊区扩展,出现分散、粗放利用土地的现象。许多城市开发建设中盲目批地、上项目,导致结构失衡,投资强度和用地定额不能实现双向调控。许多城市“摊大饼”式地外延扩张,热衷于宽马路、大广场建设,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建设用地方面普遍存在着缺乏规划,农房分布散乱,布局混乱,“摊大饼”的发展模式,造成出现了大量闲置废弃宅基地的“空心村”。我国土地使用普遍存在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地区差异明显;单位平均土地产出率不高;城镇建设用地粗放浪费较为突出;新城区、开发区扩张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违法用地现象依然突出。

    (3)、监管机制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有力。 制约粗放用地、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和考核不健全,对闲置浪费土地、违法用地行为的执法监察力度不够,违法行为和执法不力现象比较突出。政府部门要把土地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要积极主动做出措施,不断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统筹协调。要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法定程序,依法管地用地。

(4)、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造成了耕地的大量流失,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耕地面积递减,国务院已作出决定,到2020年18亿亩耕地不能减少,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以及社会问题的存在,建设用地将进一步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和长期存在。  
     为了缓解土地供需的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也是促进经济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我们从影响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因素,即土地利用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城乡区域间是否统筹协调,土地资源是否统一配置、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的用途和强度等方面来分析,土地集约节约的利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缓解或解决。

(1) 完善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利用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建设用地规模很模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这些都是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作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使每个建设项目都做到合理的用地规模,合理的用地布局,合理的土地用途,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大力提倡集约用地水平。调整了项目供地时序,对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高新技术项目、重大外资项目、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和解决“住房难”建设项目优先供地;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耗地量大、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坚决停止供地。  

规划的影响是长远的,而且很难改变,要想使土地能够适度利用,使土地的利用强度和收益水平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将节约集约原则贯穿到规划当中,才能从源头上防止土地的浪费。
   (2)实行严格的土地监管和建设用地储备制度。严格审核建设项目用地各项指标,对各类用地的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查。加强建设用地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对所有新供地项目实行跟踪管理,确保能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要求用地。另外完善建设用地的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解决我国土地市场早期出现的总量失控以及资产流失 问题,国土部门要向全社会公布出让区域的土地情况,扩大信息的发布范围,形成公开、透明、竞争的工业用地市场,防止出现以招拍挂为名搞变相的协议出让。

另外要全面清查闲置土地,摸清底数,然后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快处置方面,主要对城市内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疏理,在分析找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每一块地的处置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闲置土地的处置工作。针对闲置土地成因复杂的现实情况,本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考虑历史因素,重在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的原则,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闲置土地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从处置闲置土地的实践来看,采取收回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强力措施,但收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督促开工,加快建设才是目的,只有让闲置土地动起来才能达到发挥土地效益的作用。

在对原有闲置土地进行处置的同时,要加大用地管理力度,加强批后监管措施,严防出现新的闲置土地。通过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关、报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及时掌握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状况,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加强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和对项目单位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不再出现闲置现象 。

(3)加大农村宅基地的整理力度,增加建设用地来源。从我国土地资源和利用的现状分析,节约集约用地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控制城乡建设规划用地总规模、严格建设用地标准;二是提高城市容积率、开发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整理,发展小城镇、中心村,迁村并点、建设农民多层住宅、整理“空心村”,腾出土地。四是充分挖掘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潜力;五是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考核、评估制度,加大违法占地、土地浪费、土地闲置查处力度。六是尽快开征不动产税,通过保有环节征税,防范土地闲置。农村宅基地面广量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闲置宅基地的整理力度,挖掘建设用地指标。

村镇建设要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明确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统一规划规范建房,坚决制止农村乱搭乱建现象。同时要教育引导农民改变居住观念,鼓励建设多层或复合式的农民公寓,控制单家独院。城乡结合部可建设外来人口公寓,集中居住,以减少建房的土地,增加建设用地的数量。

(4)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而且在用地政策上给予倾斜;对粗放、浪费土地的地方、单位和个人给予曝光,给予经济上的处罚,甚至限制其用地或收回用地。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同时积极引导开发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努力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在全社会营造出节约集约用地的氛围,逐步提升全民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管理,把补充耕地的质量作为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内容,强化验收工作,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建设占用耕地质量相当。通过整理和复垦,改善农村和矿区的生态环境。坚决杜绝毁林开荒、乱垦草场和破坏湿地等现象。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土地资源适宜性,因地制宜确定开发整理后土地的用途,使土地开发整理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上面一条虽然说要增加建设用地来源,但要保障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就必须确立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做到这一点,就要守住18亿亩耕地不能少。非农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把占用耕地“占一补一”,使耕地的占补量平衡,不仅要实现耕地的总量平衡,还要保证耕地质量上的占补平衡。

土地是国脉所系、民生所依。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事关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展,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集约节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并通过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的各项措施,全力支持和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完善建设用地的储备制度,做好土地开发的整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要节约集约用地,达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请用电脑打开本网页,即可以免费获取你想要的了。
扫描加我微信 ×

演示

×
登录 ×


下载 ×
论文助手网
论文助手,最开放的学术期刊平台
							 
回复
来来来,吐槽点啥吧

作者联系方式

×

向作者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