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32个大中城市的实证

3995
    


来源:
Licence:
联系:
分类:
平台:
环境:
大小:
更新:
标签:
联系方式 :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限免产品服务请联系qq:1585269081

下载APP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下载 ×

下载APP,资源永久免费


如果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联系站长,联系方式在下方。

免费下载 ×

下载论文助手APP,资源永久免费

免费获取

如果你已经登录仍然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点击刷新】本页面或者联系站长


2016-06-15 张少辉 杨晓章 产业经济评论
本文是“产业经济评论”第291篇推送论文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32个大中城市的实证
文章信息: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32个大中城市的实证;张东,杨馥铭,杨巧;产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35-47.

引言INTRODUCTION

以2010年为转折点,经济进入下行阶段,2014年我国GDP增长率降为7.4%。城镇化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之一,与GDP增速波动同步,其发展速度在经济稳增长背景下也逐渐趋缓,2014年城镇化率为 54.77%,增速较上年降低约0.3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5.6个百分点。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和内需主导的结构调整不如发达国家那样有序进行,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产业过度集中,城镇化空间格局和规模布局比例不协调,中西部地区缺乏带动效应强的城市群,城市吸纳力相对薄弱。在经济稳增长的新常态阶段,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化进程速度和质量的迫切性战略任务。本文将产业结构变迁进一步细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采用泰尔指数重新测算,将 1996~2012 年间32个大中城市划分为八大经济区,通过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空间差异的影响,为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及合理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产业结构升级的量化QUANTIFIC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1、拓展了原有文献,我国现有文献针对中国电力行业规制集权化与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 除了干春晖、吴一平(2006)从分权化角度对规制权力如何分配可以有效推动电力行业发展进行讨论之外,再无文献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2、本文给出了规制集权化对电力行业的产量、电价、利润、效率以及电力行业的发展的作用,指出规制集权化对我国电信行业的优势所在。 3、对我国电力行业的改革给出一定的参考。

实证EMPIRICAL

(一)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 1996~2012 年32个大中城市相关变量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借鉴黄向梅(2012)分析人口、城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时的方法,引入经济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选用各城市各年份的GDP增长率作为度量经济增长指标;人口城镇化率采取户籍人口统计口径,为非农人口与全市总人口的比值,这与部分学者选择常住人口指标不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则采用前文描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TL)和产业结构高级化(TS)这两个指数进行度量。 (二)实证结论 第一,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在 10% 显著性水平下,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比、泰尔系数值、GDP 增长率与城镇化率同方向变化;第二,从系数值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均大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差值接近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相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带来人口城镇化率更大的提升。我国各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差异,在各大经济区内部城市之间也不同。

结论&启示 CONCLUSION&REVELATION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整体上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高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人口城镇化的正向效应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表明经济结构调整中忽略了结构内部及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难以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空间集聚效应。第二,八大经济区之间及各经济区内部之间估计结果具有差异性。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区各变量对城镇化率均具有最强正向促进效应,且估计结果显著性较好,而以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为主的大西北经济区对人口城镇化的各变量估计结果显著性较弱。因此,在当前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亟需完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人口城镇化之间的传导渠道和互动机制,采取必要的疏导和强化措施,避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滋生的泡沫。一方面继续加快推进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产业升级,优化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注重各城市产业空间的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链,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引导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及西南、西北经济区有序承接 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并为长期产业升级预留足够发展空间。此外,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把中小城镇发展质量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加强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连接和公共服务共享,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充分发挥中小城市、小城镇吸纳东部返乡和就近就地转移农民工低成本优势,完善就业信息传递机制,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集聚能力,培育成为吸纳人口的新增长极。同时,配合各种经济社会运行制度。探索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由“门槛式”向“阶梯式”过渡的改革方案,明晰农民的土地权利,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以推进人口城镇化“软着陆”。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伴随着人口结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城镇化进程面 临新挑战。本文将产业结构细分为合理化和高级化,引入泰尔指数测算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利用1996~2012年32个大中城市相关数据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人口城镇化呈同向变动,满足经典理论假设,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效应最大。对划分的八大经济区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区域估计结果差异性显著,以上海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区各变量对城镇化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强,大西北经济区估计结果显著性较弱。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防止泡沫产生,重视经济结构空间布局协调,配合经济制度改革,以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均衡发展。   《产业经济评论》于2013年1月创刊,原名《现代产业经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产业经济学术研究刊物,国内刊号:CN10-1223/F,ISSN:2095-7572,双月刊出版。更名后的《产业经济评论》倡导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法,发表国内外产业经济、产业组织、信息经济、产业安全等研究的最新成果。 投稿邮箱:cyjjpl@163.com; cyjjpl@phei.com.cn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请用电脑打开本网页,即可以免费获取你想要的了。
扫描加我微信 ×

演示

×
登录 ×


下载 ×
论文助手网
论文助手,最开放的学术期刊平台
							 
回复
来来来,吐槽点啥吧

作者联系方式

×

向作者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