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993年成立计算机系,2007年成立学院,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势,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复,于2008年成立了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009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四系一部,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字媒体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和计算机公共课教研部。
学院现有4个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本科专业,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黑龙江省人社厅重点学科梯队。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拥有教育厅智能教育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省高校机器视觉智能检测工程研发中心、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院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79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人,省级中青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4人,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博士26人。学院现有教学名师1人,优秀青年教师2人,宁齐堃奖获得者2人。
学院咨询电话:王明华:办公室0451-88060574,手机15084679957;辅导员:赵润东 13703607678
网址:http://cs.hrbnu.edu.cn/
二维码:
王建华:教授,黑龙江省中青年专家。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省人社厅重点学科梯队带头人,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机器视觉智能检测工程研发中心主任。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厅局级项目10余项;主编出版著作7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SCI、EI、ISTP)论文22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8项;获国家专利4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进步类)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
周国辉: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IEEE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黑龙江省自动化协会理事,机器视觉智能检测工程研发中心学术带头人,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负责人。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机器视觉智能检测工程研发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和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省自然基金等项目13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7篇,主编教材2部,获发明专利2项,获软件著作权11项。
赵国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担任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网络专委会委员、黑龙江省高教处现代教育协会网络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国有资产采购专家组国资专家、黑龙江省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殊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国际IEEE计算机学会会员。获2011年-2013年“先进工作者”、“五四青年奖章”荣誉。主要从事可信网络、入侵容忍、认知计算、物联网安全等方向的本/硕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发表SCI/EI论文43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编教材4部,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省/校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基金6项,其中省级重点基金项目2项,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1项,黑龙江省挑战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
学院面向IT(信息技术)行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于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力课程群的建设有效的提高本科生计算思维的能力,算法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的能力,计算机软硬件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应用的能力;通过特色课程群的建设着眼于专业方向,立足于就业,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院全院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本科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就业质量明显提升,并且学院的本科培养模式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认可立项。
(计算机系统能力课程群及实习实训管理办法文件)
(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试点学校授牌)
五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等科研项目资助32项,获得科研奖励7项、其中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42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有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
(发明专利)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样机)
(科研项目功能模块)
智能教育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是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智能教育、语音、视频及脑认知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包含5个研究室,分别是:听觉感知系统研究室,脑与认知学习研究室,网络信息安全研究室,教育信息挖掘研究室,数字化学习与应用研究室,智能教学系统理论与应用研究室。
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工程研发中心是黑龙江省高校工程研发中心,依托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从事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智能控制及大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包含5个研究室,分别是:嵌入式系统研究室,智能控制研究室,虚拟现实研究室,物联网与智能检测研究室,模式识别与芯片测试研究室,机器视觉与光电测量技术研究室。
秉承“开放办学”的思想理念,学院通过承办国际、省际计算机学科学术会议以及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与国际、国内学者广泛交流,共同探讨计算机学术问题,使学院的广大老师能够了解与掌握世界前沿的学术动态。
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学顾问、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毅院士、芬兰瓦涅米应用技术大学首席教授VEIKKO KERÄNEN博士、日本弘前大学吉岡良雄先生、哈工大李建中教授等国内外人士来院讲学。2015年学院扩坚持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在读博士等人员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制度。现年均选派1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选派部分教师参与公司实际工程项目的开发与研制。多次主办或承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
清华大学李福勇教授作学术报告会
芬兰VEIKKO KERÄNEN博士来院讲学
学院主办 ICCSNT2015国际会议与黑龙江省物联网专业建设研讨会
周国辉院长主持2015年ICITl国际学术会议
学院现有四个实验室,分别是计算机综合实验室、硬件实验室、数学实验实验室、高性能计算与统计实验室,17个分室,占地面积1200m2,拥有设备1986台套,总价值13,512,748.17元。其中,苹果一体机60台,苹果服务器3台,联想高性能服务器7个,服务器软件、教学软件10余套。优越的教学条件,为学院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机制。
经几年实践,学生的专业入职率达到90%以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达到96%,优秀毕业生进入腾讯、百度、淘宝、大众点评、奇虎360等国内知名企业,学生入职年薪已高达20多万元。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修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与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重视基础,增强和增加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面向工程,规格严格,软硬并重,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加强实践,开设课程设计5门,设置大一认知实习,大二实践实习和大四就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实习总计达32周;面向就业,设置方向模块,加强软件系统开发课程和嵌入式系统开发课程;根据发展,增强各专业方向的前沿类技术课程及新技术讲座。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到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任职,从事软件系统开发、计算机系统工程及嵌入式系统研发,也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端培训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将媒体艺术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面向虚拟现实领域,侧重于游戏动漫产业的应用型专业,隶属于数字媒体技术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理、工、文、艺全面发展,具备虚拟现实、游戏美工、游戏编程及游戏策划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具备良好专业素养、人文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需要的虚拟现实及数字游戏开发与设计人才。
就业方向:可以到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游戏、动漫及广告制作等IT企业工作,也可到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虚拟现实方面的技术研发及支持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3、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等多方面知识,同时还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软件理论与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良好的项目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适应IT业和社会发展的实用型、复合型高级软件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软件工程专业隶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学院面向市场需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内学习,定期派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项目经理到校内授课。学生在大四学年全程深入企业进行实习 ,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注重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能力,开设部分双语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还开设第二外语(如日语等),学生达到相应的语言要求可在大四学年派送到日本、美国等国外大学交换留学或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学院已与日本上智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
就业方向:软件研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架构师、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项目经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4、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通过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实现“物物”相联、面向应用系统的专业,隶属于物联网工程系,于2012年通过教育部的批准,2013年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胜任物联网工程项目的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维等工作以及从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物联网技术研发工作的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注重“产学研”结合,引入开源案例及企业新技术,师资力量雄厚,致力于培养学生工程创新技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IT 企业提供高级物联网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积极围绕学生就业和考研两大方向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从事IT项目开发、大数据处理、物联网项目实施与运维等领域,可就职于大中型知名IT企业、各大银行、科研院所,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也可继续攻读计算机、通信等方向的硕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1、陈雄 软件工程专业2009级学生。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技术能力突出,学习能力强,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大三学年被淘宝录用为实习生,现任上海《大众点评》项目经理,年薪30万。
2、张珩 软件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突出,学业成绩名列前茅,曾参加全国软件设计大赛获一等奖,大三学习期间进入百度科技实习,毕业后正式入职签约,年薪18万。
3、黄天岛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方向)专业2010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数字媒体技术工作室项目组骨干成员, 2012年11月提前参加企业实习,入职广州万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策划,参与制作了《大豪侠》;2013年10月通过校招入职《完美世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数值策划组长,参与制作了手机游戏《魔力宝贝》,该游戏168小时即登顶appstore畅销榜榜首,长期位居前列。且荣获2014年金翎奖——玩家最喜爱的移动游戏等诸多奖项。现年薪22万。
全院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
学生参加学校艺术节大合唱
学生参加学校文艺汇演时装走秀
2011级学生刘帅破校运动会100米记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黑龙江 | 479 | 482 | 448 |
山东 | 540 | ||
河南 | 462 | 501 | 495 |
贵州 | 360 | 400 | 377 |
广西 | 414 | 444 | 408 |
甘肃 | 432 | 463 | 420 |
陕西 | 445 | 475 | 456 |
四川 | 494 | 491 | 494 |
广东 | 525 |
数字媒体技术(理) | |||
数字媒体技术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黑龙江 | 480 | 483 | 446 |
山西 | 459 | 495 | 480 |
河南 | 460 | 499 | 492 |
广西 | 418 | 425 | 380 |
吉林 | 462 | 465 | 474 |
云南 | 409 | 447 | 432 |
四川 | 493 |
软件工程(理) | |||
软件工程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黑龙江省 | 479 | 487 | 447 |
山西 | 456 | 480 | |
内蒙古 | 415 | 444 | 441 |
湖南 | 433 | 468 | 481 |
江西 | 497 | ||
河南 | 454 | 456 | 491 |
安徽 | 447 | 531 | |
贵州 | 373 | ||
吉林 | 448 | 459 | 451 |
海南 | 507 | ||
河北 | 427 | 552 | 528 |
云南 | 438 | 432 | 429 |
甘肃 | 406 | 422 | |
广东 | 526 | 515 | 531 |
物联网工程(理) | |||
物联网工程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黑龙江 | 480 | 490 | 450 |
山东 | 519 | 540 | |
江西 | 450 | 476 | 501 |
河南 | 461 | 499 | 493 |
贵州 | 372 | ||
广西 | 441 | 439 | 371 |
吉林 | 424 | 466 | 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