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管理
摘要: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高等学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后,本文通过对该系统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期望设计开发出一个功能强大、实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是使用ASP.NET技术及SQL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采用C#编程语言,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不仅有利于实验室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实验室自动化管理和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式、自主式的良好实验教学系统。
关键词:信息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 教学管理
1引言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20实际30年代在大型项目实际需要的驱动下产生。他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项目,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经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软件项目管理是以软件为产品的项目管理科学。
1.1编写目的
本报告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各个项目模块的开发情况和主要的负责人,供各项目模块的负责人阅读,做到及时协调,按部有序进行项目的开发,减少开发中的不必要损失。
具体步骤:拟定开发计划书,分配项目工作,安排项目进度。
计划对象:聂海全开发小组
1.2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自身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已逐渐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计算机实验室为信息工程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建设更是必然趋势。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计算机的实验教学也不断面临着变革的挑战。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承担者,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实践基地,也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条件。
1.3需求分析
(1)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以简单方便地管理各种信息。
(2)方便的数据查询功能。
(3)管理详细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联系人信息,业务往来信息。
(4)设置服务模块,用以记录反馈信息及投诉信息,并对反馈信息及投诉信息进行图表分析。
(5)与联系人之间通过邮件(E-mai)进行联系,对联系人邮箱地址进行管理。
(6)在相应的权限下,可以删除或修改数据。
1.4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针对系统开发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对系统开的从技术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避免项目开发的最终失败,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损耗,保证项目开发的成功。
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换而言之就是从经济角度判断是否值得为该系统投资。在初步初步调查后,已对该系统的投资进行了估算,本系统的开发所需经费少,该系统开发成功后,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室信息管理的效率,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它的开发和使用必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系统的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从技术角度研究实现系统的可行性。本系统采用的是b/s体系架构进行开发,结合了.NET的结构框架,采用C#编程语言,ASP.NET技术,SQLServer2005数据库。这些软件开发技术及数据库设计技术已经掌握。硬件方面,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性能越来越优越,可靠性也越来越高,因此,可以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完成该系统的开发工作。
(3)操作可行性:界面设计是充分考虑到管理工作的习惯,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本系统的良好的安全设置,可以使管理员很快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所以开发此系统是具有操作可行性的。
综上所示,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可行,并且投资少、见效快。
2项目概述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实验室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系统,是基于Internet环境的综合信息系统,满足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日常工作、学习、管理、咨询等工作。目的是共享各种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规范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便利学院内外的交流。系统具有标准化、分布式存储和检索、易用、易维护、开放等特点。
2.1工作任务范围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需完成的任务总的分为两类:通用功能和实验室日常业务的管理功能。其中通用功能包括新闻动态、学习资源、下载资源、公告等。实验室日常业务管理功能包括实验室管理、考试培训、留言管理经验交流等。
图2-1项目任务的范围
2.2工作目标
目前电化教育已经越来越普及,各地的学校纷纷建设自己的校园网,但是好多学校在投巨资建设校园网之后,未能高效利用校园网的资源。《校务通管理系统》提供了有效利用校园网,实现学校管理的电子化。本项目的产品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返工。
(2)节省开支。
(3)业务过程的流水线化。
(4)先前人工劳动的自动化。
(5)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则。
(6)与目前的应用产品相比较,提高了可用性或减少了失效程度。
另外,通过项目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质量体系,同时锻炼开发队伍的协同精神。
2.3运行环境
硬件要求:计算机一台,数据库服务器。
运行环境:Windows7操作系统中文版。
开发工具:使用Visual Studio20008软件提供的.NET结构框架,SQL Server2005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使用Dreamweaver CS4设计系统的界面,使用photoshop cs2和Flash 8可以对系统中的图片的进行修改设计。
3项目实施策略
实施项目策略是确定如何实施项目以达到项目目标的策略,根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企业的战略要求,采用如下策略:
3.1项目管理策略
(1)项目管理过程遵循质量体系中关于项目管理过程规范
(2)根据项目计划中的评审点进行跟踪和管理,并根据结果对项目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3)评审采用定期评审,阶段评审和事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
(4)按周发布项目简报,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
3.2软件开发策略
(1)采用OO技术逐步构造系统
(2)产品按阶段提交
(3)开发实施过程采用公司的复用技术,同时遵循公司质量体系中关于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
3.3质量保证策略
(1)质量管理过程遵循公司质量体系中关于项目质量管理过程的规范。
(2)加强对项目参与人员的质量保证概念的培训
(3)加强对过程的控制,重点确定该项目中需控制的过程
(4)加强对产品规范的审计,重点确定该项目中需要审计的产品。
(5)实施完整的软件配置管理。
4项目组织结构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组织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是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一个具体化。
项目管理 |
开发小组 |
软件开发 |
配置管理 |
质量保证 |
实施 |
质量控制 |
设计 |
用户 |
编码 |
数据表设计 |
界面设计 |
时序图设计 |
环境测试 |
集成测试 |
环境配置 |
版本控制 |
图4-1 项目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图说明:
(1)项目管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规划;负责项目计划制定和维护;负责项目的跟踪和管理;负责资源的分配和协调活动;负责各组织和计划之间的协调活动;负责与需求分析人员的协调活动。
(2)质量保证:负责项目过程和产品规范的制定;负责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活动,其中包括过程评审和产品评审;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终的审核
(3)软件开发:负责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质量控制;负责原型界面的设计;负责数据库表的创建;负责时序图,用例图的设计;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编码活动;负责进行阶段性的测试和最终的集成测试
(4)配置管理:负责项目的配置管理活动;负责开发环境的配置包括开发环境,和数据库的配置;负责软件产品的提交
(5)用户:确保相关责任的实施;提供相关的需求说明;配合开发小组进行项目的实施;参与项目的组织和规划;负责产品的验收工作
开发小组的需求分析人员负责在用户和开发小组之间进行协调活动。
5实施计划
5.1任务分解
表5-1 任务分解
项目范围规划阶段 |
规划小组 |
分析/软件需求阶段 |
调研小组 |
设计阶段 |
设计小组 |
开发阶段 |
开发小组 |
测试阶段 |
测试小组 |
部署阶段 |
部署小组 |
实施工作结束后回顾阶段 |
总结小组 |
5.2进度计划和甘特图
项目进度甘特图如图所示:
图5-1 项目甘特图
5.3预算
项目估算是为了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时间以及项目完成过程中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估算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估算可以重复多次进行的,而且是逐步精确的。本项目采用自下而上和参数法综合的估算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签订合同前
开始签订合同的时候,根据以往类似项目的经验,采用类比估算方法,进行粗略的估算:根据用户的要求采用B/S结构,公司JSP+SQL Server的技术比较成熟,以前成功完成过类似的项目,根据SOW的说明,基本上需要2-3个开发人员,2个月左右的开发时间,基本上是4-6人月的规模,所以,10-15万可以作为合同的参考价格。
(2)、合同签署后
合同签署之后,根据现有的资源和WBS分解的结果,进一步细化估算,由于WBS分解是针对项目的功能进行的分解,在成本估算的时候,首先估算每个任务的开发规模,然后在通过系数获得相应的质量、管理任务的规模,从而计算直接成本,然后计算间接成本,以及总成本,
在编制项目计划中考虑到:2个开发人员是全职在这个项目中,而项目经历,质量保证人和配置管理人员不是全职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同时还在管理其他的项目,进行成本估算的时候,应该根据项目人员付出的时间进行成本预算。
图5-2 预算比例
图5-3成本预算结果
6项目总结
项目总体信息,包括项目总时间、总成本、总人力,总规模等信息。
项目总时间:2013/12/10-2014/1/20,共计40天。
项目总成本:¥751600
项目总人力:5人
项目总规模:150.32人/天
[1] 许又泉,李仁发,苏立珍.基于 web 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7(3):27-28.
[2] 张敏,蔡树才,耿艳霞.预约型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7):45-46.
[3] 陈绪诚.基于 web 的实验室管理系统[J].软件导刊,2011,9(2):19-21.
[4] 王东云,张五一.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J].实验室科学,2011,16(4):29-30.
[5] 吴旭.基于 b/s 模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10,11(2):78-79.
[6] 王攀,陈少平,王晶.基于web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11,36(5):34-35.
[7] 杨红军,刘学超.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8(7):8-9.
[8] 杜博.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15(3):30-34.
[9] 余乐.基于web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1,22(2):112-116.
[10] 吴幸,林建中.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J].大众科技,2011,18(9):12-13.
[11] 杜洋,陈雪波.实验室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7(6):295-298.
[12] 王海燕.基于 internet 模式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39(7):156-160.
[13]张劼.Visual C# 2008 入门经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2-117.
[14] 叶元卯.Visual C#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5-49.
[15] 李叶青.多校区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J].广州化工,2010,12(8):7-8.
[16]贾洪峰.ADO.NET 2.0 技术内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78-182.
[17]张大威.ADO.NET 应用程序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6-59.
[18]徐波.ADO.NET3.5 经典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8-102.
[19]李梦汶,任鸿.Visual Studio 2008 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8-113.
[20]刘彦博.Visual Studio 技术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社,2009,23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