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人往往以为中国是一个富于美术的和哲学风度的民族,必不会表现斯巴达式的 __________精神
我们的行动和事实已经证明,这种__________是错误的
投降一事,为今日中国词汇中所没有的;“成仁取义”这句话深深地__________在我中国每一个国民的心中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畏 理念 铭记 B.不屈 观点 镌刻 C.尚武 观念 铭刻 D.自由 成见 烙印 2、这次茅盾文学奖的第一轮投票,又是准官员们__________,大有作协正副主席们__________所有大奖的势头
__________当然不是文学创作的障碍,但如果得奖的人都具有官衔,说明文学标准可能出了问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占鳌头 囊括 地位 B.一败涂地 远离 身份 C.拔得头筹 包揽 身份 D.名落孙山 无缘 地位 3、认真治学,不以论文著作的数字__________成学术成就的“高度”,不在这个时代媚俗从众流于__________,这恐怕才该是学术人士“古风”的更重要、更本质特征,也是章培恒先生的治学与做人态度里,最值得我们记取的东西
依次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堆积 浮浅 B.堆砌 浅薄 C.累积 浅显 D.堆砌 肤浅 4、随着社交关系网络的逐渐拓展,信息过载成为一个必然__________,其结果就是加速了人们遗忘的速度
为了反抗被遗忘,每个人都__________地忙碌于分享和转发之间,试图在他人页面上引起注意,留下“痕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结果 马不停蹄 B.趋势 不遗余力 C.选择 不假思索 D.要求 全力以赴 5、东方文化是崇尚__________和待人宽厚的
所以,我们一般乐于接受那种态度平和的主持人,而对咄咄逼人的主持人则会__________
同样面对采访提问,我们比较喜欢回答平易友善的问题,而不大欣赏那种尖锐挑战的追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第一空,“无畏”“不屈”“尚武”“自由”都是斯巴达的精神,但是此处所填的词汇合义应当与“富于美术的和哲学风度的”相反
美术和哲学都是“文”,联系中国文化“重文轻武”的倾向,初步判断第一空选择“尚武”
第二空,“成见”本身就是贬义词,与后文“错误的”表述重复,排除D项
“理念”是哲学名词,多指哲学意义上的观念或学说,而文段中西方人的看法只是一般的观点或观念,因此排除A项
“镌刻”指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在此意义上同“铭刻”
但“铭刻”还有牢记于心、感念不忘(即铭记)的意思,因此第三空用“铭刻”更为贴切
故本题选C
2.拔得头筹: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或者在比赛环节中占优势
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
根据后文的“但如果得奖的人都具有官衔,说明文学标准可能出了问题”可知,文学奖的投票中准官员们票数较多,不可能“一败涂地”或“名落孙山”,因此排除B、D项
比较A、C项,由第三空后面的文字可知,转折后文段讨论的是官衔与文学标准,官衔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因此第三空应填入“身份”
C项正确
3.从本段文字色彩来看,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应该是含有贬义色彩的,因为作者认为认真治学就应该抛弃某种不良风气
A项“堆积”和C项“累积”为中性词,排除
比较“浅薄”和“肤浅”,“浅薄”侧重学识和经验的缺乏;“肤浅”是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刻,不一定是能力和学识不够,强调不认真
本题重在讽刺媚俗从众的治学态度,故选择“肤浅”
本题选D
4.根据文意,信息过载是“社会关系网络的逐渐拓展”带来的一种“结果”或“趋势”,故可排除C项和D项
再看第二个空,A项“马不停蹄”表示不停地忙于做某事,跟后面的“忙碌”语义重复,而“不遗余力”则是把力量都用于做某事,符合语义,故本题选择B选项
5.先看第一个空,C项“崇尚”与“尊敬”无法搭配,故排除
再看第二空,“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用于此处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
“避之不及”与“敬而远之”相比,前者意思是躲避还来不及,对象通常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人或事物,后者是指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
前者语义远重于后者
由文段中的“乐于接受”“比较喜欢”“不大欣赏”等词语可知,文段的用词是比较含蓄委婉的,“避之不及”用于此处不符合文意和语境风格,故选择“敬而远之”,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