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中国传统哲学,毕业论文

3995
    


来源:
Licence:
联系:
分类:
平台:
环境:
大小:
更新:
标签:
联系方式 :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限免产品服务请联系qq:1585269081

下载APP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下载 ×

下载APP,资源永久免费


如果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联系站长,联系方式在下方。

免费下载 ×

下载论文助手APP,资源永久免费

免费获取

如果你已经登录仍然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点击刷新】本页面或者联系站长


摘  要:哲学不应走上僵化之路

中国哲学之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学人面临的一大课题

若干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对此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于欧美的后现代主义目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由“边缘话语”成为“世界性话语”,表征出西方哲学一种新的发展形态

崭新的西方哲学形态再一次与古老的中国哲学相遇、碰撞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语境来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之现代价值、创新与发展的原则

希通过此文,为中国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个崭新视角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哲学;现代价值;创新与发展 一 后现代主义的英文是postmodernism

前缀“后”(post)一词在英语中有双关性:一是指“不”(not),表“否定”;二是指“高于”(hyper), 表“超越”

基于对“后”的含义的不同理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主要可以分为两派:一是“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里达(Derrida)、 福柯(Foucault)、利奥塔(Lyotard)、德鲁兹(Deleuze), 美国的费耶阿本德(Feyerabend)等,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反现代主义”,主要特征是否定性

二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罗蒂(Rorty)、霍伊(Hoy)、格里芬(Griffin)等,其基本观点可概括为“超越现代主义”,主要特征在于建设性

[1] 后现代主义哲学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欧美

其本质在于“重释”、批判“现代性”,即对起源于希腊的西方传统哲学及继承传统哲学的现代哲学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

现代性(modernity)以及现代性导致的问题是后现代主义研究和批判的主要对象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性以试图解放人类的美好愿望开始,却以对人类造成毁灭性威胁的结局而告终

格里芬说:“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抛弃现代性,事实上我们必须这样做,否则,我们及地球上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

”[2]后现代主义属于“问题哲学”,没有统一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框架

其基本思想概括如下: 1.反对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

后现代哲学家认为,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建基于基础主义之上

所谓基础主义,是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化都必须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

这种基础是由一些不证自明、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或概念构成

后现代哲学家对基础主义的批判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反对形而上学

他们认为,现代哲学反对前现代哲学是用“理性”取代了“信仰”,用“人”取代了“上帝”,但形而上学的思维范式并没有改变

后现代哲学家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是不证自明的,没有“第一原理”,也没有先验的假设

另一个层面是反对传统的哲学理论框架和等级体系

后现代哲学家认为,传统的哲学框架和体系是“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和“元叙事”(metanarrative),它所带来的是“权威话语”(discourse)和“现化性神话”

而实际上,每个人认识世界的角度是不同的,因而对世界的解释是无限的,意义是多元的;知识和真理不是以表象为基础,而是相对于语境而言的

后现代主义主张用小型叙事(mininarrative)来取代宏大叙事

2.解构(deconstruct)本质主义

所谓“解构”(消解),是指对于理论体系及其根据、矛盾等的分析和批判

后现代哲学家对本质主义的解构主要集中于对中心主义的消解

德里达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它认为存在着关于世界的客观真理,而科学和哲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这种真理

其实质就是假定存在着一个静态的封闭体,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它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理念、实体、上帝等等

这种思想在西方哲学中一直处于主流并封闭着人们的思想,它是“理性的霸权”,使人们在把握世界时以牺牲事物的丰富性为代价

德里达主张用“分延”和“异质”来消解这样的中心和结构

现代哲学认为,“言语”优于“书写”,而“书写”是低一层次的

因为“言语”更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而“书写”则在我们和我们想理解的意义之间塞入了“文字”这样一个附加符号层

德里达认为这是一种“语言中心主义”、“声音中心主义”

他反对说,“言语”不过是从“能指”到“能指”的游戏,它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而“书写”则比言语更能反映符号“不在场”的本质,因而“书写”比“言语”更具有优越性

德里达通过颠倒“言语”与“书写”的等级关系消解了“语言中心主义”,从而也就进一步颠覆了建筑在原有语言结构上的传统形而上学

3.反对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以来关于普遍理性和历史进步的理念为两次世界大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恶果所粉碎,人们开始对理性主义本身产生了质疑:理性极度膨胀,个体的人却被消解了;科技快速发展,人文世界却趋向僵化窒息

一股反理性的思潮伴随着理性主义的极度膨胀而蓬勃兴起,它反对附加在理性之上的先验性与绝对性,否定认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否定价值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否定历史的规律性和进步性,认为传统理性主义所追求的绝对真理和终极价值都是虚妄的

后现代主义承继了这股思潮,但,同时后现代主义认为,以往的反理性主义者仍然是以理性的方式来建构非理性,仍然是一种设定了“在场”的形而上学,设定了世界和人的某种本质、或意志、或本能、或存在、或情绪,仍然没有摆脱理性的制约

也就是说,以往的反理性主义者在反理性问题上还不够彻底

后现代主义者以功能性的非理性即否定、消解、摧毁、颠覆等功能性的因素,代替了以往反理性主义者实体性的非理性即本能、意志、存在(此在)等实体性的因素,因而是更彻底的反理性主义

4.反对主体性

西方哲学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确立了理性的优先权

之后,“主体”逐渐堂而皇之地成为“人”这个概念的基础,进而主体成为客体世界的中心,人成为历史的中心

后现代主义认为,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人只是“存在”的邻居,而不是“存在”的中心,不应把人放在万物之上;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导致了人类中心论,人与自然万物不再是和平相处的关系,而变成了“主仆”关系

主体性在给人类带来丰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后现代哲学家高扬起反主体性的大旗,主张人不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应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

福柯说,尼采说“上帝死了”,宣布了权威和迷信时代的结束,“我说‘人死了’”,来宣告人类中心论的结束

后现代主义消解了那种高视阔步的具有神圣性的绝对主体,而将主体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凡人、“他者”,即现代社会所塑造的而又被遗忘的“边缘者”、“被忽略者”、“非中心者”和“被剥夺权力者”,通过他们的“话语”去对这个属人的世界做出自己独特的陈述

现代人统治和占有的欲望在后现代被一种联合的快乐和顺其自然的愿望所代替

5.反对“权威话语”(authoritative discourse)

根据后现代“话语理论”,“话语”不同于“语言”:语言是纯形式的,而话语则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是体现在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主义认为,一切现象都是依照一定符号和规则建立起来的话语文本(text),“文本即一切,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德里达语);现代性为权威尤其是“知识权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专家的“知识权力”和“话语阐释权”的世界

专家具有阐释世界的权力;他们对世界的阐释就是“权威话语”,是“唯一正确的解释”和“独一无二的真理”

后现代主义认为,“权威话语”是以独断论和中心论为基础的,因而是僵化的,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遮蔽了普通人的智慧

后现代主义向一切究竟至极的东西挑战,反对传统的把个别的当作一般的、把历史的当作永恒的普遍主义(universalism)观念,它坚持对文本解释的多样性,拒斥“唯一正确的解释”和“独一无二的真理”,反对“一解压百解”

后现代主义主张用“解释”概念来替代传统的“理论”概念,因为“解释”概念更具有开放性

二 后现代主义是在西方发达国家(developed world)完成现代化进程之后哲学家们在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对人类命运的严肃思考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惊奇地发现,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对“小型叙事”的溢美,在中国历史上古圣先王曾有过智慧的洞见

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哲学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和将来也仍具有价值

挖掘并发扬之,把它贡献给全人类,在完善我们现代化的同时,对西方文化补偏救弊,使能实现全世界、全人类的价值

这是后现代主义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1.内在的人文主义

西方哲学是外在的人文主义,它以二元论为特征,且“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以个人主义为中心”[2]

它以一绝对的意义来分别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因而,肯定人的价值就要牺牲与人不同的价值,不论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

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充分体现西方哲学的这种特点

与此不同,后现代精神则强调内在关系的实在性和“有机主义”(organism),认为人与他人和他物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和构成性(constitutive)的,主张重建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3]

无独有偶,在中国哲学中,自然始终就被认定为内在于人的存在,而人亦被认定为内在于自然的存在

“宇宙、与生活于其间之个人,雍容洽化,可视为一大完整立体式之统一结构

”[4]自然与超自然、人与天、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肉体之间,不仅没有一种绝对的分歧,而且是和谐统合的

无论是儒家的“圣人”、道家的“真人”,还是中国佛学中的“佛”,均以“天人合一”为其内在的崇高品质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5]可以看出,中国哲学这种人与外在自然相和谐的观念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

2.伦理的中心主义

现代社会是一种“世俗社会”,它抛弃了超自然主义,因而否认了世界上有客观的道德准则

这种观念和个人主义相结合给人类社会已经带来了而且还会带来深重的灾难

“个人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6]

为解决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以至生存危机,后现代哲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主张通过“主体间性”来重建一种道德社会

他们倡导对世界的关爱,主张“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和“尊重他人”等美德

由此不难看出,后现代哲学家对人类道德危机的思索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的启迪

在世界各国文化当中,希腊古典文化是哲学文化,印度是宗教文化,日本是精巧的艺术文化,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伦理文化

中国哲学有一个特殊的向度,就是它始终朝向现实的伦理:哲学同道德论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无论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

中国社会始终是一种具有浓厚伦理色彩的社会

在这种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得到了较好的维系

中国哲学的这种伦理传统,在后现代社会找到了回应

从一定角度来讲,后现代哲学家所设想的“后现代社会”即是一种伦理的社会

正因为如此,后现代哲学著作中不乏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溢美

3.自我修养的实效主义

在西方现代哲学中,理性主义湮没了人文主义,主体性湮没了个体性

个体、尤其是普通人成为“他者”,被社会抛弃或遗忘

人不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动物,而变成了纯粹理性的工具;人不得不畸形成长,全面解放成为一句空话

但中国哲学则始终“关怀”个人的“成长”,主张透过修养来实现自己、完善自己

在儒家的理论中,以世界和谐为其终极目的,形成了自我修养的八重步骤[7]

前两个步骤是“格物”、“致知”,其目的在于认识世界

其次的三个步骤是“诚意”、“正心”、“修身”,其目的在于使自己变得完满,以使自己能肩负起社会的和政治的责任

最后三个步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为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德行,即在一种关系的实在性中来实现一个人的潜能和价值

此历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个人的修养以承担社会责任为目的,以世界和谐为终极目的,所以这种修养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

第二,将人内在的成就与外在的效果统合起来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个人修养的程度和范围,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这是中国哲学极具特色的内容

4.方法论上的中庸主义

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对其极端形态或状态的批判,不管是基础主义、理性主义,还是主体性或“权威话语”

中国哲学是反对极端的,因为“物极则反”

为避免“物极则反”,需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8]

这种“执两用中”之说,即是中庸之道,即不偏于“一”(绝对、整体)或“多”(相对、万殊)而系时中准则之哲理

这是一种深刻而伟大的人生智慧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9]

中庸之道是一种生存智慧,它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潜层结构的要素之一;中庸之道是一种方法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人一般都不赞成走极端,而要求适可而止、恰如其分;都不赞成强制、专断,而容许“同归而殊途”

正因为如此,历经无数次的入侵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依然能传世悠久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科学与中国对世界之影响”文中写道:中国文化之善能自我调节,甚似一种有生命之机体,随环境之变化而维系均衡,并与一“温度自动调节器”相类似

[10]笔者认为,这一“温度平衡器”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哲学贡献于人类的宝贵财富之一

它不仅具有现代价值,而且具有“普世伦理”的意义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请用电脑打开本网页,即可以免费获取你想要的了。
扫描加我微信 ×

演示

×
登录 ×


下载 ×
论文助手网
论文助手,最开放的学术期刊平台
				暂无来源信息			 
回复
来来来,吐槽点啥吧

作者联系方式

×

向作者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