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儿童时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而这个语言学习关键时期的关键又取决于儿童所能够接触到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的质量决定了儿童语言交际能力生成的结果
夏谷鸣(2000)通过一个生活在以色列的中英混血儿童会讲四种语言的一个个案生动地揭示了真实语言环境对于语言能力生成的重要性,他写到:“令我惊讶的是这孩子能讲四种语言
她用汉语和母亲交谈,用英语同父亲交谈,用西伯来语与她的以色列小伙伴交往,用俄语跟周围的邻居沟通(他们的邻居大多数俄罗斯犹太移民)
”这个三岁的小姑娘能讲四国语言,她所接触到的语言环境是有所不同的:她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与她形成生活语言环境,她的以色列小伙伴与她形成了游戏语言环境,她的邻居又与她形成另一种特殊的相邻交际语言环境
虽然语言环境并不相同,然而语言环境与她时时相伴,这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生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小学的儿童年龄普遍在6~12岁,正是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缺少的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语言的环境,与同伴交往的时候使用英语的游戏语言环境,母语是英语的相邻语言环境
小学英语教学的困境正是缺少以上英语语言环境的支持
环境对于儿童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共识
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环境又有了特殊的含义,一是英语语言所赖以存在的情景,二是儿童可资利用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如何通过英语动画片创设语言情景,使低年级儿童生活在一个“广阔的语言环境中,吸收并使用完整的语言”(马琼娜 编译2000),进而带动并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和学校语言环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要素
小学英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十分关心儿童的英语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2002)虽然只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但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努力创造教学条件,已经从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当然这也是《英语课程标准》所建议和允许的
这样,小学英语教育覆盖小学六年的时间,成为中学英语教育的准备期,中学英语又将升华小学英语,最终使学生具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生在整个小学期间,从一名“具有学龄前儿童年龄特征”的儿童成长为一名“初步具有少年年龄特征”的儿童
(朱智贤:1999)小学阶段的儿童明显分为三个不同的群体,一二年级为低年级儿童,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儿童,五六年级为高年级儿童
面对三种不同年龄心理特征的儿童,我们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就要采用适合儿童认知方式的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小学生英语的“初始化设置”
本文根据作者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的英语动画片教学,讨论英语动画片作为视听教学资源在小学低年级听说教学中的意义和可行性
1 听说:初始化设置的必然选择 小学英语学习从听说开始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语言学习的规律,二是儿童的年龄特征
语言有三个基本方面:语音,词汇和语法
语音是首要的和根本的
在谈到英语学习中的听说之间的关系时,许国璋先生写到“能听能说,外语就学活了
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储存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能力
”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从听说开始学习英语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英语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语感来自于听觉,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有声信息不断作用于一个人的听觉系统的结果
范存忠先生(引自于胡春洞1996)说:“我体会到学语言和学曲子一样
学曲子贵在能唱,唱曲子的人有种种讲究
腔板要正,要圆;喉舌牙齿要利落
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
所谓语感只能从音调里体会出来,也只能通过音调表达出来
”我国著名外语教学论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春洞先生有言“培养英语语感,一方面要多朗读多背诵,另一方面要多听多说”(胡春洞:1996)
培养低年级儿童的英语语感应该是初始化的最佳状态,它表现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能听能说’的有声语言的积累,这种有声语言的积累又表现为语句单位上的对话
小学低年级儿童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小学生中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
在认知方式上,他们与小学三年级和小学五年级的儿童有着较大的区别,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还占很重要的地位,“儿童一般是按照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朱智贤,1999)
低年级的儿童汉语书面语的能力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书面语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远不及他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取信息的能力
低年级的儿童还很大程度上带有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
儿童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一定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方式,听说教学必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的教学项目
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听说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听说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表现为重音意识,节奏感和地道的语调等声音特质;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学生语言学习的“元图式结构”,为进一步开展读写教学做好储备式支持性结构
听说教学必然是小学低年级教学和科研的重点
2 听说教学的两种基本模式 《英语课程标准》(2002)以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把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分为九个级别
适用于小学英语阶段的一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与适用于中学阶段的其它级别语言技能标准在分项指标中有一项格外地引人注目:一级指标中的“视听”和二级指标中的“玩演视听”;并且它们的目标描述是基本相同的: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视听时间每学期不少于10小时
听说教学决不可能是单纯的听,也不可能是单纯的说,借助于“视觉”而开展形象直观的英语教学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年龄和认知方式,也有利于加强听觉记忆,有利于说得准确流利
小学低年级听说教学可以区分为广义上的视听教学和狭义上的视听教学
视听教学就是要学习者视觉和听觉同时感受语言信息,从而达到说得“准确和流利”
“如果不通过实践,要熟练地说某种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现代教学法都基于这一理论
你们一直在学的课程是视听法,这就是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结合来开展英语教学”(L.G Alexander)
视听教学按照“视”的媒体可有广义上的视听教学,基于图片的课本加录音带的课程模式(text-based audio-visual teaching model)
我国目前小学课本都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视听教学的思想产物,例如:《新标准英语》在呈现录音信息的同时在课本学生用书中配置了图片,描绘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情景,这种直观形象的视觉语言有利于儿童的语言内化,而无须过多地借助于母语的辅助
然而,图片应用于英语教学有其先天的不足,毕竟图片无法以“动画”的情景展现语境,儿童在视听的过程中无法深度感受语言
基于课本的视听教学模式缺乏音乐背景,缺乏声效对人感官的刺激
为此,我们在课本“视听说”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和拓宽“视听说”的课程资源
狭义上的视听教学是基于动画片的视听说教学模式(cartoon-watching based audio-visual teaching model),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儿童常常会沉浸在故事里,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视觉听觉获得充分的感受
动画片对于儿童永远都是一个可以获得间接人生经验和童年快乐的视听资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儿童,只要是智力正常,他们都会在自己已有的“元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对所观看的动画片进行自己的理解,并乐此不疲
如果不是由于文化阻隔的话,美国的儿童和中国的儿童都会一样地着迷于动画片《西游记》,会反复地观看它,并且最终能够“倒背如流”
经典动画片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儿童一个民族的基本的人生哲学,儿童由此获得了未来社会中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的文化意识
像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
不仅如此,动画片中丰富规范的语言也熏陶了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迅速地发展着自己的语言能力
可以说,动画片中蕴藏着巨大的语言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