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柱,1995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国际工程项目管理C级项目经理(IPMP),工程硕士研究生,二航局局专家人才库机电工程、市政及地下工程、海外项目管理专家
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公司十佳个人,二航局优秀型人才,公司和局优秀党员,2010、2011、2014年度局海星奖优秀项目经理,2011年度局第八届十佳杰出青年,曾获集团、二航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QC质量管理一等奖,多次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型专利,2013年获得第十二届国际杰出项目经理,现任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中国交建越南沿海海港工程项目经理
自2003年以来吴立柱同志一直在海外项目工作, 有丰富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先后担任过胡志明顶管工程、SSIT集装箱码头项目、Gemalink集装箱码头项目、沿海电厂循环水项目、沿海海港工程等项目的项目经理
其中,合同额2980万美金的顶管项目由于历史原因,属亏损项目,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统筹监管
在项目进展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吴立柱同志临危受命,担任项目经理,积极带动员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最终减亏500万美金,扭转顶管项目被动局面,挽回了公司在越南市场的声誉
随后担任SSIT项目经理,合同额5740万美金,利润五个点约290万美金
面对地处一个孤岛,无水、无电、无路的施工条件下,面对极为苛刻的美国咨工以及严格美国规范,他带领项目团队从技术和管理入手,学习美国规范,摸索施工方法,加强自身及员工英语学习,积极和美国咨工业主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由于工程质量和进度在附近沿线多个国家同时在建的项目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在当地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拓展了海外市场
在辐射经营方面,吴立柱带领他的团队通过SSIT项目辐射到CICT项目、河静钢厂地改项目,同时获得沿海电厂循环水项目和沿海海港项目,用超强的业务水平为公司赢得了巨大收益
目前作为中交越南沿海海港工程项目经理,吴立柱带领他的团队在越南沿海这片土地已连续奋战2年多, 摸索着海外EPC项目管理模式, 克服现场资源匮乏、季风期恶劣海况等诸多困难,不断的取得新的成绩
海港项目为二航局东南亚第一个EPC融资项目,面对全新项目模式,吴立柱同志带领团队未雨绸缪,早作准备,自2012年6月签约便以沿海电厂循环水项目为依托,逐步开展海港项目筹备工作,开工后能迅速转入海港项目的具体实施,同时在边设、计边施工过程中早早进行摸索和积累与业主咨工有效沟通方式及EPC项目实施的经验
在团队中,他始终强调“不能坐等,要主动”, 在2013年季风期,防波堤近岸段施工推进始终举步不前,许多人都打算季风期后再进行
但是面对困难,怎能坐等5个月的季风期白白流走呢,于是带领项目部人员主动出击,不断去尝试,去试验,去跟监理业主沟通,去寻求国内专家的经验,最终推动防波堤近岸段设计变更并成功完成近岸施工,为整个项目赢得了施工时间,也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统筹全局”“细节管理”是他项目管理的一大特点, 海港项目防波堤石料需求量大,而石场分布在离现场300多km的地区,当地船舶运输能力有限
但是在他的带领下,物资、商务、设备、工程等部门积极筹划,集思广益,分头行动,先后锁定了20余家市场100余艘运输船只,确保石料的供应与运输
哪一家分包商有多少条船正在跑,石料船到哪儿了,什么时候到现场,每周到场石料多少,作为项目经理的他始终都了如指掌
正因这种 “统筹全局”“细节管理” ,防波堤石料供应各部门严密组织与配合,各环节紧密相扣,有力的确保了防波堤石料日均8000方的供应,保证了防波堤的整体进度
在妥善处理越南5.13事件中,他第一时间协调各方关系,积极配合越南项目管理总部,及时采取应对预案,确保了预制厂和河静项目的人员安全,海港项目也得以在事件中免受影响
在海外工作期间, 建立了并成熟运用的特色管理制度,如:设计人员驻场制度、专人协调沟通制度、设计周例会制度、项目策划动态管理制度、成本控制制度、专项小组管理制度、本土化承包商管理模式等,使项目的建设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你可能会喜欢 关于项目管理的故事 解密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分享最简单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高登项目管理 专注于项目管理培训、咨询、信息化、课题研究与案例开发四位一体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