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山前必有路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漫谈

3995
    


来源:
Licence:
联系:
分类:
平台:
环境:
大小:
更新:
标签:
联系方式 :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限免产品服务请联系qq:1585269081

下载APP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下载 ×

下载APP,资源永久免费


如果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联系站长,联系方式在下方。

免费下载 ×

下载论文助手APP,资源永久免费

免费获取

如果你已经登录仍然出现不能下载的情况,请【点击刷新】本页面或者联系站长


“水”到山前必有路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漫谈 这个话题,这几年我给研究生、师范生、教育类专升本函授学员、 “国培”学员教师们,在谈论文写作时都谈过

现在行诸文字,一来是想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来与更广泛的朋友们交流,也许可以让更多的在这方面有困惑的人有所感悟

先说说标题

“水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是不是有个字写别了?大家熟知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出自中国明清时期比《论语》还要普及的《增广贤文》一书

那个时代的人们,大概还没有“要想富,先修路”的意识

要说山山都修了“马路”,可以让你的马车通过,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车到山前必有路”,只有三种可能:一是确实已经修了“马路”,你的马车可以通过,但还是要考虑一下你的马能不能有力气拉着车爬山路的;二是你是个县太爷之类或更牛的牛人,当地的保甲之类的头面人物,赶紧找人替您修路,或者弄个八抬大轿把您给抬到山上去;第三种最有可能,就是你舍车徒步爬山

舍得扔下自己的车、马,毅然向大山深处爬去的人,不是许由一样的高士,便是慧能一样的高僧,或者是突然游兴大发的土豪,当然也可能是亡命之徒,盗墓之贼...... 有点扯远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其含义大概可以用《萨迦格言》中的一首诗来阐释: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测 , 出现问题要设法解决 ; 要过河才脱靴子 , 不过河脱它有何用

所以把这首诗抄写出来,当然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够达观一些啊!为了读书,为了课题,为了发表论文,为了毕业,焦虑到夜不能眠的人,把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或者《萨迦格言》的这首诗,经常读读,不啻为一剂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的心药

但这药不可长期服用,副作用很大

特别是患有懒惰症、拖延症的人吃了,绝对是要转为绝症的

有的研究生比导师还不着急,大概就属于这一类患者,那就千万不要服这种药了

大多数研究生都有点焦虑,一进来就发愁论文写作的事情了

只要不是很严重,谈不上 “有病”

如果说这也叫作“有病”,那我们所有的高校老师,可都病得不轻

很多研究生告诉我,写作什么的自己最头疼了,从小时候作文就不怎么行,现在要读研究生,不知道能不能写好论文

其实原来作文写得不好的,现在完全有可能写好论文;原来作文写得不错的,不见得能写好论文

我现在给大家开一点补药,不是治病,因为你这还不是病

我是帮大家补一点信心

这服药就叫“水到山前必有路”

我们有很多研究生是河南人

河南人在历史上对水的感受可能比全国其他地方的人都要深刻

黄河发大水了,它需要路吗?不管什么良田美宅桑竹,它就那么过来了

然后就是灾民逃荒

我老家甘肃,我们村很多人的祖奶奶、太奶奶们,说不定就是从河南逃难过来的

小时候我知道的第一个甘肃以外的省份,就是河南

治理黄河是中国几千年政府治理上的一个顽症,在新中国手里,黄河终于基本被驯服

后来我上学读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想象水决山裂的气势,何等的磅礴凶险

或填洼地,或冲石走,或绕山流,或决堤奔,这就是水

水越大,对它而言路越不是问题

我当中学语文老师的时候,有一天教完 “天门中断楚江开”,突然领悟了写作的奥秘:所谓思路,犹如水路

水大则不愁有路,有思则不愁有路

为什么我们许多人学写作文十几年,还是解决不了写作能力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有问题,所以失败了

我把作文教学看作是没有真枪实弹的射击训练,学生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射击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文革”结束很多年了,但那时造成的“假大空”的作文风气,贻害至今犹存

我们的中小学生一写作文,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能不能写,写出来大家会不会嘲笑我,那个能不能写,写出来老师会不会批评我

我们的很多语文老师,也片面强调了作文“主题”的高大上、正能量

可你想一个“朝六晚十一”的中小学生,周末、寒暑假还有很多作业等待着他们,何来那么多的高大上的东西可写?文章的本质是向读者表达你的思想感情的

你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那就叫真刀实枪

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写作文十几年,却很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你本来无“水”,无“思”,却还在那里叫嚷没有“思路”

怪路咯? 任何人都有思想感情,但写作时却不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可能是因为老师不让写,也可能是因为自己认为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值得晒给别人看,或者不敢给别人看

如果读研了还觉得自己的思想感情都是不值得给别人看,说明你关心自己多了点,关心家乡、国家、世界少了点

就算不关心家乡、国家、世界,你关心关心自己身边的人也可以啊

只要你的关心超出了你自己,你就会发现无论是身边的人,还是家乡、国家、世界,都有点或大或小的毛病,甚至有的时候有的地方,还病得不轻

于是人性中 “好为人师”、“好为世医”的本能就被激发了

很多正派的作家、学者们,都是有“悬壶济世”之志的人

一个人没有这种志向,你就别读研究生了,否则你也读不好

我们搞教育研究的人,都应该做想解决教育病的医生;我们研究民族教育的人,也需要设身处地把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当做我们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这时候你了解的问题越多,你开药方的欲望也就越强烈,你希望别人愿意吃你的药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你的药不能像医院的医生一样给病人拿输液管输入体内

你需要用语言的感染力来诱惑他,用逻辑和证据的说服力来提高药效

你强烈的情感推动你,你丰富的证据资料支持你,于是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你的思路大开,或者说文思泉涌

舍弃对思想感情的追求,而片面强调思路,是舍本逐末

无思则无路,应该是写作的基本原理

换句话说,就是先有内容,后有形式, 内容 比 形式 更重要

内容有了,形式就变得很容易了

要有气势磅礴的思想感情,首先需要对人对国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只会自私自利的人,就不要涉足本应忧国忧民的社会科学研究了

你的人格境界,你的胸怀和视野,决定了你的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长度

我们一些同学一些老师,每天小肚鸡肠,做做八卦婆八卦翁还可以,自己遇事不顺,拿别人的一点不顺,寻找点心理平衡还可以,这样的人要想在学问上成大器,必然是痴人说梦

因为医生从不嘲笑别人的病痛(他们明白其实人人都可能是病人)

学者以世人为病人,替社会开处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宋代大儒张载著名的“横渠四句”

我把它当做中秋礼物送给各位

对人对国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初步有了感情

接下来重要的就是要有思想了

每个人都有思想啊

所以你看网络上各种相互矛盾的意见一大堆,这些东西每天看一点了解一下世界之病痛是可以的,拿这些百度来的药方治病,有时候就会治死人的

所以作为学者,或者准备成为学者,你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满足于碎片化阅读、轻阅读、浅阅读,你需要的是系统的深阅读

光是阅读你可以有知识,但不能有思想

思想是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的结合,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能力

我们经常说 “知识”,其实包括了“知”和“识”

知是前辈学者的处方,“识”是你自己的处方

孔子“温故”,是“知”,“知新”,则是“识”

所以读书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而要拿着“故书”,对着“新病”,思考“良方”

你阅读的时候,眼前看着的是前辈文字,心中揣着的是社会疾病,脑子里自然而然就逐渐有了自己的治病思路

换句话说,你将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注意,一定是“知识体系”,而不是“知的体系”

离开了你自己的“识”,你的“知”就不过是图书馆的死书一堆

思想感情的丰富和发展,还与表达的习惯有关

你看那些演员啊,说哭就哭,眼泪哗啦的;说笑就笑,立马喜笑颜开啊

只是做戏吗?也不是,他们有对人对事的同情心理在

因为常常用哭笑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就比我们这些常常可以伪装的人,更容易哭得出来、笑得出来

这样说也不是建议大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有的演员入戏很深,结果自己把自己演进去了,跳不出来

像那位演林黛玉的演员,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很多男同志小时候的梦中情人,结果和戏里的林黛玉走了一个结局,令人唏嘘

有的歌唱家,像张国荣,用歌声表达思想感情,结果以自杀收场

诗人们 “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果有投水的屈原(有人说还有李白),杀妻然后自杀的顾城

我中学时也算个文学青年,那时候文学青年满地都是

用贾平凹的话说,倒下一个电线杆,就能砸死几个

后来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好碰到 顾城 之死,把我的文学梦给砸得粉碎 , 明白了文学可能害人

所以 文学啊、影视剧啊、歌曲啊,我喜欢积极向上的,尽管觉得这并不是生活 的 真实

可你认为那些赚你 一大把 眼泪的,就是生活的真实吗 ?生活如何是一回事,我们自己如何生活是另一回事

后来学教育史,读到《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

”顿时觉得这就是立身安命的良药

所以无论作文还是做论文,我建议大家先写放 胆 文,然后就要学节制

要 “发而皆中节”

“发而皆中节”的首务,是“发”

不发难以有思想感情的发展

还是回到“水”上

我小时候,家乡还没有机井,吃水是每天需要对付的,除了吃饭之外的“二等大事”

每到寒假枯水季节,全村人整夜不睡觉到山沟里一眼水泉,排队打水

那可真是“泉眼无声溪惜流”啊,等得人心焦

尽管如此,全村几百号人,就靠这一眼泉水,过了多少个世代

现在回老家,再去看那泉,哪里还有水的影子

因为泉水的泉眼,是常取常通,否则就容易堵塞

这就是我所说的“发”的道理

每个人都是语言天才,但很多人性格上自我封闭,变成了闷葫芦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但如果你的感情之水如江如河,那就要懂得“节”,否则会淹死人

学者比文艺家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理性

学术论文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但一定要理性平和,不要激进

激进的观点是治世的“猛药”,副作用却足以常常治死人的

因此学者写心得笔记、论文初稿,都可以写放胆文,但接下来 要发表,那就 需要灭火,需要大刀阔斧地砍掉太多的枝和刺

孔子说 “吾欲无言”,就因为言容易被人误解误服,而贻害社会

良言被误解误服,尚且贻害社会,何况本身带着太多毒性的言论呢? 如何才能 “发而中节”?你首先要知道“节”在哪里

这就需要多读,多读使你知道民心所在,先做到“吾从众”,但又能领先普通之众,使“众从吾”

试图超越群众千里万里,那就是“脱离群众”

此外你还需要多说和多写

说,是在一个小的圈子里,即使你的“言药”有毒,影响范围尚小

所以我们说学术研究和教学分开,就是怕未去除毒性的“言药”伤害到在心智上属于“儿科”的学生

你通过小圈子的交流,容易得到纠正毒性的机会

一个人经常与人交流,就会避免“不鸣则已,一鸣吓人”的满嘴跑火车现象

而写因为有刊物和出版社的编辑、编辑委员会等“老中医”为你把关,所以你开出危害社会的药方的几率,也就小得多了

你不说不写,不与人交流,你思想感情中的毒就永远在你自己腹中,贻害你自己

研究生有导师给你把关,你先大胆说、写,导师再给你纠偏灭火

你战战兢兢不敢表达,导师也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对你指导

这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对话观、交往观给我们的启迪

所以修改和发表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驯服和净化你的思想感情之水的过程

“水到山前必有路”,是对水而言的;对社会对人类而言,我们就需要它进入河道水渠水库,而不能汪洋肆意,以人为鱼鳖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孔子老人家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的就是言责之重,重于泰山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也许该收尾了

总结一下,要学会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你需要对教育问题以及与教育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把别人的教育问题当做你自己的问题,需要多读多思,需要多说多写多改

有了思想感情,就不怕没有思路;有了很多思路,就需要节制思路,使之真正造福人类

好久没有更新了,这是对最近一次和研究生座谈发言的整理和进一步发挥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哈,昨天忙着码字,回头发现一大堆错别字,令人汗颜

今天重发,算是又交了一次差


免费下载 ×

下载APP,支持永久资源免费下载

下载APP 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请用电脑打开本网页,即可以免费获取你想要的了。
扫描加我微信 ×

演示

×
登录 ×


下载 ×
论文助手网
论文助手,最开放的学术期刊平台
				暂无来源信息			 
回复
来来来,吐槽点啥吧

作者联系方式

×

向作者索要->